出处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。当时,中国社会正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挑战,洋务运动兴起,支持科学技术发展的思想逐渐盛行。创办清华学堂的申请书中,有这样一句话:“咨经史之学,求文明之至善”,即“在经史学问上寻求文明的至善”。
清华学堂于1911年成立,最初是由北京大学堂的教师、学生和许多社会爱国人士共同筹资、合办的。1912年,学堂改为清华学校,校名翻译自英文“Tsinghua School”,意为“清华学堂”。
1925年,清华学校升格为大学,校名改为“国立清华大学”,并正式开始招收本科生。1949年后,因中国政治体制变革,学校名称曾多次更改,不过最终仍恢复为“清华大学”。
总的来说,清华校名的出处可以追述到清朝末年,而“清华”一词则代表着学校建立初期的清廉、纯洁、道德高尚等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