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百科大全> 列表
杜牧名字的含义和来历20字
时间:2025-04-10 17:26:37
答案

一、名字由来

1.杜牧(803-约852),字牧之,《说文·牛部》:“牧,养牛人。”而古人很勤奋,他们往往在从事劳动,或放养牲畜之时也要看书学习。可见杜牧父亲为其取名“牧”,就是希望儿子一定要刻苦读书。《字汇·牛部》:“牧,古者州长谓之牧。”这也是“杜牧”一名中“牧”的第二层意思。即父亲为他取“牧”一名,就在于希望儿子成人后能够当个官,并且还要当上州牧之类的大官。这也是古人读书的目的。

2.樊川居士的由来:因为杜牧晚年长安南樊川别墅定居,用当地的地名取号,所以杜牧自号“樊川居士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也就好理解了。樊川是西安的一个地名,川间清澈的涌河纤回蜿蜒,宛如绿带向西飘去。河岸绿树鲜花,分外夺目。阡陌纵横,绿树成行,绣壤交接,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幻不同的色彩,花香、草香和庄稼特有的清香幽幽扑鼻,沁醉心田。古代以地名为号的比较多,如李白号青莲居士,苏轼号东坡居士等。

二、对联趣谈

1.杜牧在池州任刺史时,听说杏花村酒店的店主杏云姑精通诗词歌赋,尤其擅长对对子,便前往酒店。杏云见杜牧举止不凡,便恭敬地问他姓名。杜牧坐下来,说道:“我以我的姓出个上联,你要以我的名对出下联。”杏云答应了。杜牧在桌上写出“杜牧”出字接着说出上联:”半边林靠半边地。”杏云一听,“半边林”加“半边地”谜底正是“杜”字。于是,她也用字谜对了下联:“一头牛加一卷文。”一“牛”加“文”,合起来便是"牧”字。有了这故事,我们再来读读他写的《清明》一诗,是不是就好理解记忆了。好像作者在为杏花村酒店做广告似的。附原诗: 清明
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
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2.上联:深秋满眼红霜叶,下联:石径一边爱晚亭。这一对联,让我们想起哪一首诗呢?

三、后人评价

1.《唐才子传》:后人评牧诗,如铜丸走坂,骏马注坡,谓圆快奋争也

2.《宣和书谱》:牧作行、草,气格雄健,与其文章相表里。

3.刘熙载:其诗“雄姿英发”。细读杜牧,人如其诗,个性张扬,如鹤舞长空,俊朗飘逸。

4.赵翼《欧北诗话》说:自中唐以后,律诗盛行,竞讲声病,故多音节和谐,风调圆美。杜牧之恐流于弱,特创豪宕波峭一派,以力矫其弊。山谷因之,亦务为峭拔,不肯随俗为波靡,此其一生命意所在也。

5.陆游:勋业文章意已阑,暮年不足是看山。江南寺寺楼堪倚,安得身如杜牧闲。

有了以上的了解,我们再读《赤壁》的时候,是否会有更深的理解。

推荐
Copyright © 2025 坨坨知识网 |  琼ICP备2022020623号 | 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