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百科大全> 列表
可耕之侯意思
时间:2025-04-16 02:36:39
答案

可耕之侯是中国古历法中七十二候之一,通常指的是一个时期,这个时候的气候条件适宜进行耕种和播种。具体来说,“可耕之候”是雨水节气在黄河流域农民生活中的形象描绘,寓意春季来临与万物蓬勃生长的意象。因此,农民们将其尊为“可耕之候”,意味着这个时候正是春耕春种至关重要的时刻。

在中国南方,由于气候温暖湿润,春季的某些节气特别适宜耕种。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,每年正月十五前后(公历2月18-20日左右)到来,代表着进入了气象意义上的春天。此时气温回升、冰雪融化、降水增多,故取名为雨水。在中国南方,雨水节气通常意味着可以开始春耕了,因此也被称为“可耕之候”。

总之,“可耕之候”是一个重要的农业气象概念,它反映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,帮助农民们把握农时,安排农事活动,确保农作物的顺利生长和丰收。

推荐
Copyright © 2025 坨坨知识网 |  琼ICP备2022020623号 | 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