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潘路位于上海市杨浦区,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宣统三年(1911年),当时被规划命名为基达路,也被称为开答路,以印度地名“Quetta”取的路名。松潘路的命名来源于四川省松潘县。
在清朝光绪末年,四川省松潘县城北漳腊地区发现了大量金矿,引发了数十年的淘金热。商人们将“漳金”和其他川西北高原的土特产一起运送到内地,甚至上海。开答路逐渐成为“漳金”的重要贸易地,一度被称为“金夫一条街”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四海商贾云集于开答路,这里热闹非凡。为了纪念这一地区的繁荣,上海工部局遂将这条路改为“松潘路”。
松潘路承载了老上海居民的最真实生活状态,老旧的石库门、狭窄的弄堂、临街而置的摊位,相互牵绕的烟火气息,松茂里、明德里、伊仁里、润玉里等老式石库门里弄又长又深。
然而,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,松潘路也经历了历史的洗礼。为了杨浦区滨江地区的开发与改造,松潘路按下了暂停键,往日的喧嚣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。